首页 微博营销技巧文章正文

海底捞的营销策略 :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厨师开餐馆都赔钱?

微博营销技巧 2022年06月13日 18:00 39 admin

我有两个小时候的玩伴,一个叫“何大拿”,一个叫“张老四”,三十多岁就成了豫南信阳二区八县闻名遐迩的厨师,前年十月份还被同时邀请到北京,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,做了七天光山本土美食,获得与会高度好评。

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厨师开餐馆都赔钱?

说来就像传奇。他俩十几岁进入当时的光山县委招待所,老县委所在地,也是司马光的出生地,他父亲的县衙兼住所。现在改称司马光宾馆。

开始参加工作自然是打杂的。当时主厨是何大拿的嫡亲长辈,叫“何麻子”,名气大的不得了,不说豫南信阳了,整个鄂豫皖地区就没有不知道的,他做的饭才叫饭。想想在光山人人都大厨的环境里,这个评价真的没谁了,搞得全体光山人都不会做饭似的。

说起来何大拿还是门里师,厨艺上身很正常,有本门大爷教。可是张老四就没这个方便,关键还没上过学,至今大字不识一个。可他的水平长进几乎跟何大拿同步,好神奇吧?

更为传奇的事情,上世纪八十年代,河南省在信阳地区举办了第一次厨师级别考试,很正规,全省各地厨师大神三千多人参加。考试内容分操作和理论两大部分。这俩宝贝一起去了,操作没问题,三道菜转眼做好,轻松过关。可理论考试是要一笔一划写出来的,张老四却能顺利交卷,还顺利通过。要知道全部过关还不到三十人,包括他俩。一字不识的他在那么严格的考场笔试怎么过的关?直到很多年后才当个笑话说出来,当时考官鉴于他不识字的实际情况,让他口述,亲自执笔记录下来的。可见那时候的风气多正。

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厨师开餐馆都赔钱?

和本题相关的故事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,县委招待所不再是政府部门,推向了市场。当时市场经济刚开始,个体户可以正大光明的挣钱了,市井小民最先想到的是餐饮,凭手艺创业。我有个小学同学的父亲,炸三年油条就买了一块地,盖了几间大瓦房,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
于是凡有点手艺又不甘寂寞的人坐不住了,尤其是光山县,几乎每个男人做饭都有两把刷子,没有正当职业的首选开饭馆。当时也很简单,自家有门面房的,稍微收拾一下就能开张,没有的也不租别人的,找个空闲地方,找几根细檩条,买两捆油毛毡,搭个简易棚子就是个餐馆。记得那时候随处都是油毡简易棚子餐馆,里面的老板兼主厨可不简单,都是县城餐饮业有名的大神,原先国营饭店浸淫多年的老师傅。

何大拿和张老四也顺势溜了出来,各自做了一个餐馆,生意都非常火爆。

话说世世代代在家安生做饭吃饭的百姓日子,就是那几年被彻底改变了方式。一天三顿饭,除了中午饭得回家吃,老人孩子都在家。早起也不做饭了,出门都有各种早点。晚饭更是不回去,赶赴着约不完的酒摊,喝大酒。

这样的风光不几年,被时兴的三角债风潮给一风吹了。餐饮首当其冲,还是重灾区。那时的吃馆子惯例,叫做“签单”,吃了喝了不给钱,菜单子上签个字就可以走了,非常潇洒,很有面子,就像当时热放的老电影《小兵张嘎》里的胖翻译官,“老子吃馆子都不给钱”。结果问题大暴露,定期结算要不到钱了,欠钱的单位没钱。所有餐馆百般讨账,还是要不回来,倒闭吧。

何大拿和张老四都没能幸免。何大拿偏不服气,跑到郑州市跟人合伙,在当时最红火的白吃一条街,饭店个挨个的金水路东段开了一家。开始热闹,在郑州的老乡都带人去吃。可是很快就完了,没人去,房租都裹不住,只有关门。

后来他俩都被逼着不搞餐馆。不是不想做,是搞球不成,走哪赔哪,做一个赔一个,还找不到原因,心里不服气。我这样水平,这大的影响,都能吃到我做的饭为光荣,凭什么做不成饭店!

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。做饭和开饭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,你可以是个很优秀的厨师,就像何大拿和张老四,至今信阳厨师里的顶尖人物,可是不懂管理,就开不了饭店。反过来,那些饭店经营一级棒的人,厨艺绝大多数一般,会做几个菜而已。

但是很多厨师不愿信这个,认定我菜做得好,人缘好,再加上饭店位置好,怎么可能不成功?现实生活中真的不是这样子,饭店管理是门学问,做菜是门技术,不一码事,不能混同,否则必定出问题。

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厨师开餐馆都赔钱?

【小贴士】“何大拿”绰号的由来:此人个矮身圆头圆脸圆,性格活泼,鬼路子多,光山俗话叫“团不流鸡”,小学时正热放电影《敌后武工队》,里面姓苟的汉奸小队长外号“大拿”,他俩活脱脱的像,因此获得苟队长的“大拿”绰号,只是他不姓苟姓何,就成了“何大拿”,以致所有人都忘了他的名字,包括我。

张老四的称呼没故事,他亲兄弟六个,排行老四,就这样叫着顺口了。

发表评论

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 网站地图强力驱动 微播真传媒